【媒眼看烟台】 走进烟台山:探寻一场见证历史的山海情怀

原标题:【媒眼看烟台】 走进烟台山:探寻一场见证历史的山海情怀

烟台山景区烟台山景区烟台山景区

烟台时刻7月24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妙)烟台山之与烟台,可谓举足轻重,它是烟台这座城市历史的重要发祥地,是烟台的象征。7月23日,“媒眼看烟台聚焦文旅融合新发展”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烟台山景区,通过参观烟台开埠陈列馆、烟台山灯塔、抗日烈士纪念碑、忠烈祠、丹麦领事馆等景点,近距离感受烟台这座城近代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烟台山作为烟台城市的标志性景区,位于市区北端,三面环海,树木葱笼,风光秀丽。1861年,烟台开埠后,相继16个国家围绕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领事馆,目前烟台山上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六个国家的领事馆旧址,及其办公附属建筑30余栋,这也成为亚洲唯一一个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近代外国领事馆群。在山上还可以看到忠烈祠、烽火台、龙王庙等民俗建筑,并欣赏到烟台的山海风光。

走进烟台山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著名书法家,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武中奇老先生96岁高龄时题写的“烟台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拾阶而上,首站来到烟台开埠陈列馆。该馆原为美国领事馆官邸旧址。烟台地胶东半岛东北端,是扼守京津的门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良港。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辟登州(今蓬莱)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派员到山东考察,认为烟台的通商条件要优于登州,遂将通商口岸改为烟台。因此烟台也成为了山东省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烟台开埠陈列馆内展览内容主要围绕烟台开埠这一特定的历史时间,真实地记录了从鸦片战争到1945年80余年中烟台的社会历史变化。

如将一座城比喻成一本书,地标建筑便是这书的封面。烟台山上的灯塔作为烟台代表性地标建筑,被誉为“烟台市标”和“黄海夜明珠”。该灯塔建于1988年,由清华大学主持设计,外形似倒扣的海螺。在塔上可鸟瞰烟台,可谓脚踏碧波,头顶白云,港城仙景,历历在目。最上层的玻璃窗内设有一个360度的电动照明灯,每九秒转动一次,最远可直射30海里。成为一座集导航和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导航灯塔。

在烟台山北侧临崖小路旁有一片草坪,叫观海坪,如若有海市蜃楼奇观出现时,这里是最佳观察点。站在观海坪四顾远眺,碧海蓝天,山光水色,尽收眼底。沿着海边来到惹浪亭,阵阵海风席面而来,带来丝丝凉意,沁人心脾。站在惹浪亭里,眺望远处,饱览近海远山的美景。若隐若现的船只和拍打海岸的浪花,组成一幅难以勾勒的风景画。

沿着冬青长廊返回时,树影斑驳,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据说这冬青长廊长190米,已有百余年历史,而冬青四季常青,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正如烟台市景区里,冰心纪念馆展出的冰心的手稿、著作、照片以及实物所体现出的冰心与烟台的浓厚情缘一样,相信所有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感慨万千,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