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活力之城新名片 开发“烟台海岛”群建议上两会
“我们应该立足烟台实际,走岛产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推动岛产融合、产城融合、岛城融合、城市与自然融合发展。”在今年的烟台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盖元举建议,要高水平开发建设“烟台海岛”群,统筹长岛、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等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岸上游、岛上游、海上游等具有烟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生态海岛,活力之城”新名片。
烟台是一座因仙境海岸而闻名的城市,是一座海洋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积极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协调发展。但我市海岛管理仍相对滞后,部分海岛开发模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生态保护存在问题。
盖元举说,应调研全市所有海岛的开发保护情况,建立全市海岛开发保护档案库。对于优先开发的海岛,主要为有居民岛,首先明确当前开发存在问题,对现有问题优先整改;其次明确开发项目的优先等级。对于可适当开发海岛,主要为无居民岛,以保护为优先,明确保护对象,在不影响保护对象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对于保护优先的海岛,主要为划定为保护区的海岛,禁止一切开发,对于已经开发的不合理项目予以清除。着力把握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规划引领、陆海统筹、品质至上、科学管理、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八个原则”,构筑生态科技、海洋文化、休闲旅游、养老、现代渔业和绿色新能源等“六大产业”。
“我们应充分发挥我市海岛资源环境优良、综合区位独特的突出优势。”盖元举说,全市应以环境依托型、生态友好型为产业发展导向,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优化发展以生态渔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适度发展生态科技、海洋新能源等新型第二产业,促进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构建以休闲度假服务业为主导,生态科技、现代渔业、文化产业、养老养生、海洋新能源为支撑的“1+5”特色产业格局。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可在长岛科学规划和开发潮汐能、海流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海洋新能源基地,推进太阳能和海流能互补型集成开发创新示范工程。养马岛、崆峒岛可遵循“保护当地历史脉络、发扬当地文化特色”的原则,将其差异化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养生度假、景观旅游、体验式旅游项目在内“中国北方商务休闲岛”,加快推进“一线三岛”开发建设。
全市应突出烟台海洋文化城市特色,大力推进海岛文化产业示范城建设。加强烟台海岛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不断优化海洋文化产业布局,构建长岛―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四岛一带”,大力发展海岛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进海岛文化产业大项目带动和集群发展;逐步完善以烟台海岛文化元素为内涵,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娱乐、科普宣传、节庆会展等于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海滨风情、独特风格的海洋城市文化品位特色和个性形象,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化特色,尽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标志性海岛文化设施,大力推进海洋文化示范城建设。比如,可在长岛规划建设渔文化博物馆与交流中心,展示长岛的渔业历史和成就,传承特色渔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