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变化尽显“高大上” 新机场功能服务更给力

原标题:九大变化尽显“高大上” 新机场功能服务更给力

新机场候机大厅旅客办理登机手续

大件行李托运通道

10日上午,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迎来启用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运行演练。演练完全按照正式的运行程序进行,800名旅客凭借模拟航班的“登机牌”与个人身份有效证明,在“高大上”的新机场参与了“登机”体验。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距离正式启用只欠东风,与原莱山机场相比,新机场有哪些变化呢?记者专访了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机场集团公司副经理李伟,盘点出了新机场的九大变化。

变化之一:候机楼容量更大

莱山机场2万VS新机场9.6万平方米

按照原来设计,目前莱山国际机场400万的旅客吞吐量已经饱和。“理论上应该是300万,候机楼测算原理是按照一万平方比保障一百万旅客,那么两万平方米理论上保障200-300万旅客。“李伟介绍,新机场候机楼面积9.6万平方米,最起码能保证1000万的旅客吞吐量,如果航班计划安排好,则能达到1200万的旅客吞吐量。

“莱山机场整个候机楼只有一层半,出发和到达旅客在平层上,另外半层为商业餐饮。新机场将出发和到达进行分流,所以进来不会有压抑感,看着很宽敞。”李伟笑着说。

变化之二:候机楼设计更环保

莱山机场土建结构VS新机场幕墙结构,白天无需开灯

“进候机厅发现好亮啊,而且没开灯,这是怎么做到的?”演练中,不少乘客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此,李伟自豪地说,“白天不开灯却能这么亮,如此环保除首都机场外,很少有机场能做到,去过上海虹桥机场的应该都记得,白天进去全是开着的灯。”

莱山机场为砖混或者说框架结构的土建建筑物,而新机场为钢结构性质,周围采用了大量的幕墙结构。幕墙结构最大的好处一是美观,二是采光性非常好。此外,屋面设计有很多采光井,“不是整个用铝板包起来,在适当位置留了采光点,在空中俯瞰有点像水滴的形状。”

变化之三:值机柜台数量翻翻

莱山机场19个VS新机场48个

一进新机场候机楼,A、B、C三类值机柜台,一目了然,分别为国际、机场专用、山航专用。而在莱山国际机场,值机柜台都为混用。“莱山国际机场国内值机柜台只有10个,是机场和山航共同使用。国际是9个,也是二者共用。”李伟说,新机场值机柜台接近原先的3倍,每类均为16个。与原机场相比,国际值机柜台比原先增加7个。此外,还增加了两个大件行李柜台(超规超长),“过去大件行李办理都是人工,现在走专用通道。”

变化之四:安检通道更多,速度更快

莱山机场4个VS新机场16个

由于新机场拥有16个国内安检通道,是莱山国际机场的四倍,在本次演练中,“排队时间缩短”是绝大部分参与体验市民的共识。李伟说,安检通道从原来的4个增加为现在的16个,数量的增加只是是安检加快的一方面,候机楼设备的现代化和科技化也为市民省去了大量的等待时间。“拿莱山机场边防来说,他们用的是人工操作系统,而新机场使用的是公安部认可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系统,全部是自动读卡、读护照等。

新机场的16个国内安检通道中,目前只开放8-10个,之后将根据需要陆续开放。此外,新机场在国际部分的安检通道为4个,是莱山国际机场的两倍。

[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