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龙泉镇做好生态农业大文章

原标题:烟台市牟平龙泉镇做好生态农业大文章

在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北夼村,老百姓将自家荒废的土地和大棚租给村里刚成立的黑木耳养殖合作社,仅是租金,就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不少的收入。“这个项目就是利用俺们废旧的棚或者荒废的土地,引进的一个食用菌、木耳项目,每亩地能给俺们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北夼村村民邹伟告诉笔者。

近年来,烟台牟平龙泉镇立足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业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积极引进一批高效、环保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把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做大做足生态经济,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生态农业成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按照“一产多元化、农业旅游化”思路,把温泉养生文化、绿色健康理念、乡村风情体验融入农业开发,实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战略,因村制宜,因势利导,集中打造大樱桃、中药材、猕猴桃、绿茶、蔬菜、山珍、葡萄、玫瑰花八大基地,引导各村探索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开发新型果蔬基地模式。在河北崖、河里庄、赵家夼集中打造三大大樱桃精品采摘园;在丁家庄村着力打造甜瓜采摘园;在官道北村着力建设玫瑰花种植基地;在东汤村继续发展烟台绿茶基地建设;在西杭格庄村不断探索猕猴桃种植技术;在北夼村大力发展黑木耳养殖业;在星石泊村大力支持温室蔬菜大棚建设;在河里庄村,引导村集体发展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杂果300亩;在北台村加快光伏发电生态农业园建设,发展现代高效种植、养殖业,形成特色农业规模集群;在潘格庄村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链条,打造集休闲观光、产品加工等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基地,形成果蔬双向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休闲旅游齐头并进的新型开发模式。

以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互动项目为发展重点,着力打造休闲观光示范点品牌。投资10亿元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已经完成规划,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设施农业产业园之一;中国纬度最高的“茶文化”休闲观光园——龙泉烟台绿茶基地,不断加快完善服务设施,修建水池、饲养鱼类,并开展了垂钓、观赏等活动,年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通过集体合作社的方式将特色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业有机结合,在赵家夼村康达、河北崖村沁园春、河里庄村金凤庄园三大采摘园举办采摘节活动,每年平均接待游客上万人,农户直接创收30万元,成为烟威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采摘品牌之一,推动了全镇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在丁家庄村举办的生态采摘节活动,主要向游客提供果蔬采摘、农家乐及自驾游活动,将传统种植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果业附加值,为养生风情小镇注入了新的旅游内涵,进一步打响了龙泉镇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品牌。

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富。龙泉镇通过做优特色农业的方式,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真正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下步,我们将实施农村新型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工程,规划建设特色种植养殖园、农产品加工园区、涉农物流园区,发展规模经营。创新经营模式,实行‘企业+村庄+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开辟农民致富新路子。”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