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4年中国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发布
中国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今天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挂牌成立。
11月2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系主任钟栎娜博士正式发布了2014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排名。这是首次针对全国所有339座优秀旅游城市所作的网络舆情评价。该排名实时抓取了近一年来发布在新浪微博上的100多万条关于优秀旅游城市的消息和评论,通过科学的模型构建,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在内的共计18个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挖掘、情感倾向性分析,整理并统计形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总排名及各单项排名。
钟栎娜是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办的“2014年智慧旅游与营销年会暨中国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发布会”上发布上述指数的。
本次网络舆情指数项目负责人钟栎娜博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指出,网络舆情评价通过抓取社交媒体上普通民众及时、真实和原创的旅游评论,较为客观、公平地反映了各个旅游城市在广大网民心中的真实形象。通过对庞杂、多元的网络数据整理、分析、集成,将“大数据”简化为“小信息”,以最直观的方式勾勒出本年度广受社会认可和好评的旅游城市,既可与大家共同分享榜样的力量,又有助于以科学、简化、智慧的方式推动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消费决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在会上举办了挂牌仪式。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旅游大数据分析为核心工作的研究机构,该中心将致力于在旅游舆情监测、旅游大数据的挖掘与开发、旅游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智慧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核心工作,在推动利用大数据来完善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改善旅游企业运营、帮助旅游者消费决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享机制使得他人体验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本我体验的“前兆”,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旅游消费的“后验性”特征,改变了旅游消费决策的模式,提高了旅游消费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和旅游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科技创新型管理模式日益成为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最为关切的问题。如何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充分发现智慧旅游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对开放的数据进行挖掘,依靠足够的资源来帮助监测旅游网络舆情、服务旅游目的地以及架构智慧旅游城市系统,一直是业内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办的“2014年智慧旅游与营销年会暨中国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发布会”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领导、智慧旅游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知名旅游企业嘉宾、重点旅游院校代表和媒体代表等共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信息化时代旅游与教育,智慧旅游教育发展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议展现出的政、产、学、媒协同联动,架构、建设、投融资、应用的系统思考,对大数据时代中国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依靠大数据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智慧旅游才能得以“智慧”发展。通过数据准确反映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在哪里、游客关注的产品是哪些,这为精准营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为决策营销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
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整个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于数据的收集,更来自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消费者在通过诸如“货比三家”等方式来降低决策风险的时候,其实是对更多信息的需求。大数据时代巨量的数据很好地满足了这种信息需求,但更多的数据本身不会导致更聪明的消费决策,只有找到了一种新的路径,能够让极大丰富了的数据从“多”再轮回到“少”的层面,大数据才能真正影响、帮助消费者。“旅游在线声誉机制的建立,不是简单地在网络空间中展现尽可能多的好评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在多组关系中找到平衡。平衡的建立是旅游在线声誉机制构建的核心。”厉新建说,“有效的信息配送,是旅游在线声誉良性构建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旅游在线声誉主动构建方面的薄弱环节。”
“大数据时代缺的不是数据,而是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教授张华平说。在数据极大丰富的时代,每个人都会产生巨大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如何收集、挖掘、利用才是问题的根本。以前旅游数据收集的途径主要依靠景区和地方旅游局等部门提供,但数据宏观,因为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准确度不足。关于消费额度、消费习惯以及游客集中关注的景点等方面的信息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分析。去哪儿网副总经理丘晖表示,去哪儿网正在通过开放数据、接口、资源、供应链及资本,打造健康的在线旅游生态,帮助消费者更聪明地选择出行方式。通过数据分享,让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们真正了解到旅游群体消费单价、游玩的时间长短等信息。邱晖认为,只有数据更大程度的开放,大数据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博士蔡家成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宏观的层面,分析中国旅游业中大数据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意义,阐释了大数据的运用已成为智慧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并对未来旅游类大数据的使用与分析提出展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华网舆情首席科学家、教授沈阳认为,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统舆论环境,是热点舆情的发源地,舆情回应的重要平台、旅游营销的特殊战场,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舆情监测预警思路。
在线声誉对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消费决策的影响日渐凸显。中国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是对旅游在线声誉进行评价的新尝试。高度重视并快速建立旅游在线声誉评价和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来自IBM的大中华区智慧城市首席规划及架构师、博士岳梅樱在“智慧旅游顶层规划”的主题演讲中,对智慧旅游城市的总体构架设计以及整个构架的层次、参与力量、促进因素及限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享。百度大客户部旅游业务总监陈明月为与会嘉宾介绍了百度丰富大数据对旅游行业的支持和服务,提出了旅游行业使用大数据的各种基础方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处处长王清从北京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北京在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历程,取得的各种经验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品橙旅游CEO、澳大利亚ITF智慧旅游高级分析师Vicky Wang介绍了旅游城市通过信息技术与渠道进行网络营销的相关方案与案例。宝岛台湾的吴惠恩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台湾在智慧旅游服务营销方面的进展和相关的工作。旅交网刘伯楠副董事长、复华控股集团基金公司总经理朱江从投融资的角度介绍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如何解决资金的措施。北京大地风景智慧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吴建华介绍了目前国内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框架与经验。
据悉,2014年优秀旅游城市网络舆情指数榜单分别是:
十大“中国最佳网络舆情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青岛、三亚、厦门、杭州、大连、上海、桂林、武汉、天津、黄山。
十大“中国网络热门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厦门、青岛、三亚、丽江、杭州、桂林、黄山、成都。
十大“中国美食城市”排名依次为苏州、三亚、成都、厦门、青岛、武汉、上海、哈尔滨、珠海、峨眉山。
十大“中国好住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三亚、成都、青岛、厦门、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大理。
十大“中国通畅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三亚、成都、青岛、厦门、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大理。
十大“中国观光城市”排名依次为青岛、三亚、张家界、桂林、上海、厦门、佛山、吉林、广州、深圳。
十大“中国购物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厦门、成都、合肥、武汉、苏州、上海、哈尔滨、福州、南宁。
十大“中国娱乐城市”排名依次为青岛、三亚、张家界、桂林、上海、厦门、佛山、吉林、广州、深圳。
十大“中国美丽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厦门、成都、合肥、武汉、苏州、上海、哈尔滨、福州、南宁。
十大“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鄂尔多斯、温州、成都、武汉、都江堰、广州、哈尔滨、洛阳、武夷山。
十大“中国最佳旅行服务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三亚、青岛、成都、桂林、黄山、武汉、广州、大连、厦门、上海。
十大“中国最佳信息服务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青岛、厦门、北京、成都、黄山、威海、大理、乐山、敦煌、烟台。
十大“中国最安全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武汉、长沙、桂林、青岛、张家界、北京、黄山、无锡、常熟、厦门。
十大“中国最佳友好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青岛、成都、丽江、哈尔滨、厦门、武汉、拉萨、郑州、南宁。
十大“中国最佳旅游治理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苏州、黄山、宁波、青岛、杭州、上海、成都、烟台、秦皇岛、安顺。
十大“中国最文韵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厦门、佛山、青岛、上海、成都、杭州、潍坊、中山、哈尔滨、泰安。
十大“中国最佳价格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桂林、青岛、黄山、广州、厦门、大连、上海、太原、石家庄、长春。
十大“中国最宜人气候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丽江、上海、杭州、三亚、厦门、拉萨、呼伦贝尔、武汉、无锡、吉林。
十大“中国最佳游学旅游城市”排名依次为厦门、北京、中山、黄山、北海、吉林、珠海、广州、武汉、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