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烟台着力发展邮轮游艇业 优惠政策丰厚
记者11月5日从烟台市旅游局获悉,中国首艘全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邮轮“中华泰山号”2014年8月从山东烟台首航以来,已连续航行16个航次,邮轮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烟台民众青睐。
据悉,“中华泰山号”邮轮首航以来一直航行于烟台、韩国首尔、韩国济州岛等地。本月下旬,该邮轮将以上海港为母港继续运营,并将开通上海至台湾航线。
据烟台市旅游局官员介绍,凭借滨海区位优势,该市发展海上邮轮旅游,推出低空旅游、海水热疗、帆船帆板等海上旅游项目。为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停靠烟台,烟台还筹划推出中心城市滨海游、开埠文化游、温泉养生游、葡萄酒体验游、高尔夫康体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在刚刚结束的“2014仙境海岸烟台中外旅行社采购大会”上,烟台的邮轮旅游受到中外旅行商关注,他们与烟台签署了一系列邮轮旅游合作意向,协议邮轮产品6艘次,游客5000人次。
为了发展邮轮游艇产业,烟台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快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16年,威海市将实现年出入境邮轮50艘次,邮轮游客10万人次,建成游艇码头5处,年营业额过亿元的邮轮游艇企业3家;到2018年,烟台港将成为国际知名邮轮母港,蓬莱港、长岛港启动邮轮停靠港建设,出入境邮轮100艘次,邮轮游客20万人次,建成游艇码头8处,年营业额过亿元的邮轮游艇企业5家,形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体系健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东北亚知名邮轮旅游目的地和山东半岛邮轮游艇经济示范区。
2016年前建成首个公共游艇帆船码头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将利用烟台港一突堤客运站,完善口岸联检设施,满足2万总吨以上邮轮停靠条件。改造完善芝罘湾港区码头功能,建设可停靠10万吨级以上国际邮轮的大型深水泊位。建设邮轮综合服务大楼及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水上安全监管设施、口岸查验设施建设,科学配置仪器设备,提升邮轮旅游服务水平,构建规范完善的国际邮轮母港服务体系。规划建设蓬长邮轮停靠港。立足长远发展,做好蓬莱、长岛邮轮停靠港远期规划和岸线储备,预留邮轮经济发展区。按照国际邮轮停靠港的方向,适时启动蓬莱港、长岛港旅游码头改造工程方案设计,提升蓬莱港、长岛港邮轮停靠能力,陆域配备上下船设施、停车场及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做好港口与重点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规划。
推进游艇码头建设。加快公共游艇码头建设,尽快实施烟台港东港池游艇帆船码头改造,2016年前建成烟台首个公共游艇帆船码头。鼓励私人游艇码头建设,2016年前建成莱山区雨岱山、牟平区龙湖、龙口市南山、莱州市黄金海岸、莱阳市丁字湾等私人游艇码头,2018年前高新区马山寨、蓬莱市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招远市春雨度假村等游艇码头争取投入运营。持续推进牟平区金山湾、烟台开发区套子湾人工岛、龙口滨海旅游度假区、莱阳丁字湾香岛、海阳曦岛等游艇码头建设。优化海陆空交通服务体系。开通邮轮港区与机场、火车站、汽车总站、主要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和烟台重点景区之间的专线巴士,推进邮轮港和游艇码头的交通引导标识体系建设,持续优化邮轮游艇海陆空交通服务体系。
相关公司经营满一年给予现金奖励
鼓励邮轮游艇企业落户烟台。对在我市注册成立的邮轮公司、邮轮租赁公司或邮轮管理公司,经营期满一年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成立的游艇制造企业,经营期满一年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邮轮游艇码头、邮轮综合服务大楼建设等项目享受立项审批手续简化、优先批复土地海域指标等优惠政策。支持邮轮游艇项目申请国家和省级服务业扶持资金、蓝黄经济区建设项目奖励资金等各级扶持资金及贷款贴息。
来自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从2005年的几千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70万人次。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濒临渤海、黄海,拥有海岸线900多公里,并有良好的船舶制造、维修和港口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