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海阳博物馆 “镇馆之宝”彰显厚重历史
:海阳市博物馆1984年成立布展并对外开放,1993年始建新馆,1999年迁至新馆,新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8平方米,展览面积1460平方米,现有“海阳历史文物陈列”、“嘴子前春秋古墓群出土文物专题陈列”、和“地雷战纪念馆临时陈列”三个展览常年对外展出,另外有“民俗博物馆”等共同昭示海阳的厚重历史和优良传统。
采访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地雷战纪念馆。地雷战纪念馆展厅面积500平方米,展览面积240平方米,展览分六大部分。展示画面200余幅,文物200余件,以大量详实的图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60多年前海阳大地上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
地雷战纪念馆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交融的特点,注重建筑、环境与陈列相结合。四个错落有致的金字塔顶,全部采用宝石蓝玻璃镶嵌,既美观大方,又明亮通风;墙体委角饰以大红柱子,与蓝顶白墙互相映衬,整体设计美观、典雅、凝重。纪念馆在内容上以文物作为主要展览语言,突出陈列内容的真实性、观众的参与性,生动逼真地展现了海阳历史上那段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岁月。
在参观完一层的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后,媒体记者们随讲解人员来到二楼齐国贵族墓展厅。据了解,这个墓群是1978年当地农民在劳作无意中发现的,墓的其中一部分因为各种人为或非人为的原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出土的1号墓、3号墓、4号墓、6号墓都比较完整,1号墓和4号墓为男性墓,3号墓和6号墓为女性墓,其中犹以4号墓墓主的身份最为尊贵。
“应该说,在4号墓中出土的文物是最为精致华美的,其中包括一套车马器、九个铜编钟、七个青铜鼎。”讲解员介绍说,据很多专家推测,4号墓的墓主应当是当时齐国卿相田乞或其子田常。
参观过程中,采访团为中国古代的工艺炼造技术惊叹不已。花纹繁复的铜鉌(he)与鼎、雕工精美的玉器、生动有趣的铜带钩、设计得科学合理的铜甗(yan)……不能不提的还有海阳市历史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铜盂。
“铜盂刚刚出土时,整体金光灿灿,光洁如新,完好得简直令人联想到赝品。”讲解员介绍,盂腹部环刻“盘龙纹”,盂身还连铸有突起的龙头,庄严肃穆的龙头上清晰可见对称精美的“花冠”,精美繁复的程度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