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烟台:打造九大保护样本,争做胶东文化龙头

原标题:名城烟台:打造九大保护样本,争做胶东文化龙头

其实不必细数各项举措和成绩,我们也能想见烟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的良好表现。为什么?烟台作为重要沿海城市,先天具备强烈的开放和进取“性格”,其历史文化的重心本就源自近代的通商口岸历史和开埠文化。但我们仍需了解烟台的具体行动和长远规划,通过其九大保护样本的成就和争做胶东文化龙头的愿景,把握其“样本”参照价值和“龙头”示范意义。

烟台的九大样本,分别对应其九大核心资源和主要亮点,昭示着烟台的积极努力和不懈坚持,有着兼顾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明显特征,体现在烟台旧城总体格局规划的“两轴”设计上,即城市历史文脉轴线和自然山水风景轴线。历史文脉轴上,烟台山近代领事馆建筑群是烟台近代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具特色的部分,烟台专门为其划定了较大保护范围,并规定在保护、修缮和改造等方面要严格以保持原貌为原则;滨海景区以1861年烟台开埠后逐步建设起来的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历史的烟台、未来的烟台、开放的烟台”的主题设定,明白显示出将历史文化与城市未来发展相结合的用意;历史文化需要与民众建立紧密联系,在可触可感中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拓展历史文化的空间和厚度,建立弘扬和传承的意义链条,烟台为此重建了烟台美术馆,并保留了建国初建设的张裕公司办公楼和张裕大酒店建筑,与美术馆形成风格统一的整体;朝阳街和奇山所城街区在烟台的规划中是城市文脉的主体部分,可以充分展现烟台的开埠文化、海防文化和民俗文化,与烟台山一起构成名城历史文化的主轴线。

自然风景轴上,海岸线边的滨海东路是烟台的标志性旅游地段,规划建设上充分借鉴了老城区的欧式建筑风格,通过玻璃材料的运用将历史感和现代感融为一体,与老城实现了良好呼应;世贸高层建筑群同样高度借鉴了烟台开埠的地标性建筑航标灯塔和烽火台,与百年烟台山形成“相看两不厌”的格局;作为烟台市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广场项目,也有意识地突出传统建筑特征,结合时代精神和滨海特色出色演绎出“山海仙境”的主题;芝罘岛将被打造成以海岛风光、历史名胜为景观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地区性风景旅游度假区。不难看出,“九大样本”不仅各有着墨而且“笔力”很深,并有着深入地“互动”和“合作”——历史文化是绝对的基础,现代城市建设围绕其展开、与之相呼应,不仅实现了绝佳的保护和开发效果,还使现代建设具备了更强的风格、更深的底蕴。这反映出烟台方面布局的全面和谋篇的深入,堪称典范级别。

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国务院批复同意,烟台仅用了14个月,其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则用了3—5年,这说明了烟台的积极和努力。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再加态度热情、行动坚定,烟台名城保护与开发的未来几乎毫无悬念,这或许正是烟台将发展目标锁定为“胶东文化龙头”的底气所在。我们在赞叹烟台之成就的同时,更应对烟台的态度、谋划力和执行力进行关注、学习和借鉴,因为这是“因”之所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