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岜沙苗族——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
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其《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分别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两个民族,皆是依靠战争和迁徙来生存和发展的。
中国的苗族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过去由于种种外部因素,苗人们随时随地随身携带防身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存在得到其它民族的认可之后,那些防身武器也随之离身而去,然而在贵州省月亮山原始森林的深处,依然存在着这样一支枪不离身的原始苗族部落,他们就是古老而又神秘的岜沙苗族。
神秘的树葬文化
岜沙位于从江县西南面的丛林中,距从江县城7.5公里,我们在从江县包了一辆面包车,车子越往山里开,森林也就越发地繁密起来。这里的原始树木如此完整,还是得益于岜沙人原始而奇特的树葬文化:岜沙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树木和自然,最盛大的古典祭祀仪式就是拜树神,他们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他们敬畏这些灵魂,所以从来不乱砍伐树木。
岜沙人还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祖先的灵魂在现实世界和远祖世界之间的穿梭,是灵魂和肉体的交替。所以,每当寨子有孩子出生,他们就种下一棵树,祭拜树神。仪式开始前,人们会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然后拿着香列队逐一祭拜,喻示这个孩子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当一个人死去,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也象征回归大地的怀抱,同澳时在死者的墓地上栽种上另外一棵树,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树种好后同样会再举办拜树神的祭祀仪式。
独特的成人仪式
进了寨子,顺斜坡小道而下,见到三五个中年男子肩扛猎枪,腰挎腰刀、盖皮做成的铁沙袋、枪镏子、火药袋,还有绣工精美的烟荷包。每个人的头上还都包着土布白底黑花格子头巾,头挽发髻,上身穿着用蓝靛加蛋清染制的土布斜襟铜扣衣,下身穿宽大裤腿的土布裤,颜色为肚红色,阳光照射,闪闪发亮,一派威风,活脱脱一副汉朝武士打扮。
特别是那头式,发髻高挽,发尖自然垂下,任风吹拂,洒脱俊秀,这发式在苗语叫“户棍”,即剃掉头部四周的头发,将剩余部分束于头顶,盘成鬏髻。
在岜沙,每个男孩长到16岁,就要举行一种古老的“成人节”仪式(苗语“达给”),时间一般定在当年的秋末或初冬季节,当男孩年龄跨入16岁的那一年春季,其父在家中杀鸡,备上米酒、鱼等食物,特请本家族中的“鬼师”到家中做客,商定为男孩举行“成人仪式”。
当仪式到来的头一天中午,父亲便在家中烧起旺火,请鬼师到家里,先用自制的腌鱼、糯米饭、米酒在火塘旁祭祀祖先。祭毕,由寨老和鬼师共同主持为成人的孩子剃头,这种剃头方式很讲究,是用一只碗罩在头上,然后用镰刀把碗外的头发全部刮掉,只留下头顶部一小撮挽成发髫,发尖飘散于脑后。而剃下的头发放入火中烧掉,以免被鸟雀、老鼠之类的动物带到野外,那样人的灵魂就会走散,得不到祖先的保护。
第二天为举行“成人仪式”的正式日期,当天早上,主人家邀请十几位同姓男子帮忙去河里打鱼。将捕到的鱼集中装入竹篓中,由男孩亲自拿回家,后由父亲选出三条生鱼留着祭祀用,其余全部用酸汤煮熟。
母亲为男孩换上特制的新服装,等待家族兄弟、伙伴们的到来,当天夜晚,男人们点起篝火聚在河边,主人家的孩子则全身盛装。寨老和鬼师则在朝东方的位置用石块砌成一个简易神台,摆上祭品,然后围着孩子一边转圈,一边口中念颂文,所有人面朝东方,聆听鬼师祈祷。整个仪式要到午夜才告结束,结束后,大人们坐在河边为孩子们的成人高兴地喝酒吃鱼,直喝得天昏地暗,到第二天天明才散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