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牧伯里体会深巷异国风情

原标题:走进牧伯里体会深巷异国风情

在广东顺德,隐藏着一座让人惊叹的古建筑群,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牧伯里”。走在牧伯里的小巷里,有“穿越”之感,明明身在顺德,却能领略到马达加斯加、危地马拉等国家的建筑风格。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原生态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历史400年风雨不改靓貌

牧伯里古时是沙滘一带陈氏族人的住所,对于它的来历,当年民间大致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是“牧伯”是古代对州郡一级长官的尊称,和广州“状元坊”、杏坛“举人巷”一样,牧伯里也是一条以陈氏先祖官衔命名的小巷。

另外一说就是乐从沙滘陈氏九世祖闲侣公,白天坚持劳动,晚上还做点放牛羊的工作,因此被人称为“牧伯”。闲侣公德高望重,后人为纪念其故称该地民居为“牧伯里”。

牧伯里建筑群的面积约2万平方米,巷子内的小路纵横交错,至今还有不少本地居民在此住。牧伯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有400多年的历史。走在小巷里,很少看到有残砖断壁,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高超建筑水平。

走在牧伯里的小巷上,路边是小桥流水,耳边传来老人拉二胡的悠扬乐声,看着那些异国风格建筑,别有一番滋味。

建筑陈氏后人带回异国建筑风格

在建筑艺术上,综合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建筑总是让人过目难忘,在世人印象里,广州沙面和开平碉楼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沙滘陈氏族谱研究专家、当地村民陈宗廉告诉记者,牧伯里最大的特色是遍布在街巷里的多国建筑风格的建筑。“沙滘陈氏后人旅居世界各地近40多个国家,这些建筑多是当地归国华侨所建,将国外的建筑风格带到了顺德。”

牧伯里的旧民居大部分为二层楼房。陈宗廉介绍道,南村的房子大体有两类风格:一类为广府西关地区传统的三间两廊通堂楼。“这类房子大都采用‘镬耳’山墙,前门面有灰塑、墙头画和砖雕墀头,设脚门、趟栊、大门三重门扉,与当地的古老大屋无异,只是那些木质百叶窗、格子窗等略带洋件的配套,显示出屋主的华侨身份。”

另一类风格为中西结合的楼房,阳台用彩陶栏杆,屋内多置罗马柱、彩色玻璃画屏窗等新式装修,窗口饰以巴洛克风格的灰型图案,并装有粗大的防盗铁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