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阳大秧歌亮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
原标题:“文聚民心 艺兴乡村” 海阳大秧歌亮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
烟台时刻7月10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文琼 刘妙)7月10日,2019中国文化馆年会在烟台开幕。
10日下午,为了进一步促进典型经验交流,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文聚民心 艺兴乡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成功举办,来自部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领导、文化馆业界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各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经验。其中,烟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阳大秧歌亚压轴亮相分享活动,来自烟台民间专业秧歌队的精彩表演,为活动现场平添喜庆、欢快的文化氛围,展现烟台非遗项目独特魅力。
海阳大秧歌亮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海阳大秧歌亮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集歌、舞、戏于一体,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海阳市一带。1983年,即被北京舞蹈学院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课程。
海阳市扶持基层秧歌发展,现有基层秧歌队600多支,专业表演队伍20多支,参与群众遍布城乡。在景区定时、定点地开展大秧歌展演,提高大秧歌的产业价值。以“秧歌贺年会”“祭海”“跑灯官”等非遗品牌,促进文旅融合。
江苏省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主持海阳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于国光交流分享活动现场,海阳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于国光就海阳大秧歌传承与创新,实践探索与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于国光说:“在烟台,海阳大秧歌群众基础好,尤其是逢年过节,海阳大秧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它传承着古代儒家礼乐文化,值得去进一步探索和挖掘。”近年来,海阳大秧歌凭借极高的传播度,取得骄人成绩,其文化元素大量融入到影视剧,获得观众的认可和点赞。“对于海阳大秧歌今后的发展,秉承重传承,永创新的工作原则,我们以海阳大秧歌为主题做了大量文创产品,让大家感受到大秧歌背后的文化魅力,现阶段我们为此仍一直努力和探索。”
分享活动现场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昆曲展示:《小放牛》昆山巴城镇书法家邱惠元进行民间书画展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除海阳大秧歌外,传统民俗代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会船、民间艺术代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杨柳青木版年画、地方特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抚松镇人参文化、民间工艺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新靖镇绣球、传统音乐代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侗族大歌作为重点交流分享对象纷纷亮相,通过视频展播、现场展演、嘉宾访谈、经验介绍、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充分展示第四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通过“引进经验,交流碰撞”,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解决目前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活动指导处尹寿松现场点评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活动指导处尹寿松处长用六个“新”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把握新内涵,抓住新机遇。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绘就美好画卷,更好地推动文旅融合;树立新理念,注入新动力。将文化与基层群众建立紧密联系,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建设;运用新技术,开辟新领域。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浪潮涌起,中国文化艺术之乡更要紧跟时代步伐,用互联网思维弘扬正能量,让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更多可能性。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享活动的举办,为2019中国文化馆年华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深入探讨民间文化艺术的时代价值,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深入地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