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怀念18岁,怀念渐行渐远的手艺人
2018年,“18岁照”刷遍社交平台,这也意味着上世纪出生的人全部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记忆就像那排山倒海的浪潮,止不住地拨动着每根心弦,大家都在努力回忆着自己18岁时的模样,18岁时在做什么,18岁那年发生了什么,18岁时流行什么……
那时候可能没有人工智能,那是一切靠手的年代,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多的是那些手艺人的身影:60后能看到锢漏匠的身影,70后能看到剃头匠的身影,80后能看到弹棉花的身影,90后能看到爆爆米花的身影,而00后……曾经那些修锅、补伞、纳鞋底、拉二胡卖唱的手艺人们,就像驶过的车辆,一路风景都在身后,渐行渐远。
“60后”手艺人关键词:锢漏匠
快消时代,这个延续了千年历史的手艺,已经变成古董,被人众人珍藏着“束之高阁”。21世纪的消费习惯是:一切“碎碎平安”之后,弃之垃圾桶,再无生还可能,可是,退回30年前,月工资还在几块钱徘徊的年代,“修修补补又一年”是正八经儿人家的生存之道。
锔子和钻头是锢漏匠不可或缺的两件工具,只要碎了的瓷器能够严丝合缝的拼起来,锔子和钻头就可以把零碎部件固定好,然后完好如初、继续使用。锔,就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把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才会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现在人人常挂在嘴边的老话儿。
“70后”手艺人关键词:弹棉花
曾听母亲说,来烟台走街串巷弹棉花的都是温州人,一年四季,风餐露宿,手艺倒是不错。
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弹棉花虽然在如今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40岁以上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
“80后”手艺人关键词:剃头匠
这门兴盛于北京胡同的手艺,后来如何慢慢出现在烟台的街头巷尾不得而知。还记得几年前,幸福中路有位剃头匠,穿着白大褂,面前一把椅子,手中一把剃子,每次坐公家车路过,他总也没闲着,忙碌着给人剃头,动作娴熟,如今再去,早已看不到他的身影。
剃头匠的价钱总是要比理发店要便宜那么一些,于是跟街坊邻居混熟,也都成了主顾,当然以男士为主,上到几岁的咿呀孩童,下到几十岁的耆耋老人,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90后”手艺人关键词:爆爆米花
如今这种手艺,仿佛也只能再农村大集上才能看到,并且还不是原版的。
这个在一个轮胎皮模样的圆洞物件里“爆炸”出来的爆米花,吃出来的味道是它的“记忆和惊吓”。记得小时候,这样的东西经常被拖拉机拉到村里人口最密集和宽阔的地方,母亲就端着玉米粒和大米前去交换,对的,你没有看错,除了支付少额的手续费,整体的买卖模式确实是物物交换。排队等候的时间,一锅接一锅玉米粒的爆炸声,可谓震耳欲聋,即便如此,也经受不住的香甜爆米花的诱惑,即便聋了耳朵,也要等到自己那锅出炉。
对于00、10后的他们,回忆过往,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手机?游戏?哪个明星?抑或是一台机器人……可惜,那些充满着温情,靠着灵巧双手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或许真的永远在他们的眼前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