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区域旅游合作将成主流 强化旅游产品差异化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做强跨区域旅游城市群,优化空间布局,构筑新型旅游功能区。
随着跨区旅游城市群的建立,城市之间的旅游业发展将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通过整合各地的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公布,将做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5大跨区旅游城市群。建设跨区旅游城市群,能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跨区旅游合作前景广阔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表示,跨区旅游合作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规划》提出,要做强跨区域旅游城市群,优化空间布局,构筑新型旅游功能区。
彭德成说,未来5年,我国将建立京津冀旅游城市群、长三角旅游城市群在内的5大跨区域旅游城市群;以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区、太行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20个特色功能旅游区;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25条国家生态风景道、8个特色旅游目的地。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规划》拓展了旅游的边界,将给旅游业带来很多机遇。特别是各地区间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旅游产品包装、线路共建、形象共宣,从而树立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吸引旅游者抵达该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各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诸如,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商定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开封市、西安市、哈尔滨市等33个城市建立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联盟;“泛珠”11省区政府领导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寻求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途径。这些先行先试的地区,都为我国跨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例,也意味着跨区域旅游合作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主流。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跨区旅游城市群的建立,城市之间的旅游业发展将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通过整合各地的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比如,成渝旅游城市群,要充分发挥长江上游核心城市作用,依托川渝独特的生态和文化,建设自然与文化遗产国际精品旅游区,打造西部旅游辐射中心。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