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尔滨:浪漫雪乡,沉韵着东方莫斯科的魅力

原标题:中国哈尔滨:浪漫雪乡,沉韵着东方莫斯科的魅力

“完美周末”,以中国为圆心,为行客们推荐方便到达的短期行程,分享身边的美好风景与有趣见闻。这一次我们出发哈尔滨!

索菲亚教堂

>>“当我到达哈尔滨时,感觉仿佛忽然回到了过去。留着大胡子的马车夫身穿紧腰长礼服,驾着马车隆隆驶过;街上的一群群孩子穿着旧俄式学生制服;绅士们戴着圆形小礼帽;裹在黑色长袍里的神父们对着教堂的圆顶做祈祷。”1945年8月20日,一位刚刚进入哈尔滨的苏联将军对自己的所见十分惊诧。

>>其实直到19世纪末,这个据说在满语里意为“天鹅”的地方,还不过是松花江畔一片无足轻重的小屯子。我们的“东方莫斯科”,起于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它于1897年开工,1903年通车后呈T字连接起满洲里、绥芬河和旅顺三个重镇,中央节点就是哈尔滨,它自然成了东北的交通枢纽。成千上万的关内外民工涌入这个巨大工地,今天著名的中央大街,据说当初就是马车压出的泥路,因为周边住了许多中国工人,故称“中国大街”。

犹太国民银行

>>人多就有生意做,工地周围商铺越来越密,城市初显端倪。到1905年,哈尔滨人口已增长到25万,多数是俄国移民,面粉厂、酒厂、食品厂及大批俄式建筑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该年,日俄战争大败的沙俄不得不对列强开放这座新兴城市,发展再次提速,建筑形式也越发丰富。十月革命后,数以十万计的俄国人逃亡远东,这些敌视红色政权的难民被称为“白俄”,其中大部分来到哈尔滨,这里也成为苏联境外最大的俄国人聚居地。

>>白俄们吃着列巴红肠,喝着嘎瓦斯伏特加,每天读的是俄文报纸,就连孩子上的也是俄语学校,一切似乎与遥远的祖国没什么不同。但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内在的窘迫,许多人既缺乏工作技能,又不会汉语,坐吃山空后不得不混迹于黑社会或欢场糊口。比经济困境更难以忍受的是身份缺失,他们既不是苏联人,没法享受治外法权,也并非中国人,因而不受当地法律保护。因此,哈尔滨的教堂十分兴盛,也就可以理解了——现实的苦闷日复一日,只有在精神世界才能片刻安宁。

鞑靼清真寺

>>除了穷困潦倒的白俄,开放的哈尔滨还吸引了另一个浪迹天涯的族群。受排犹主义影响,从19世纪末开始,东欧、俄国的大批犹太人经中东铁路移居这里。相比白俄,犹太人更富裕也更有头脑,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相当活跃,在慈善事业也建树颇丰,故而在中国人里印象很好,双方相处融洽,后人回忆道:“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从来没有遭受过当地人的迫害与暴力。”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就是犹太商人加斯普在1906年出资建造的。

>>此人以钟表铺起家,后改营珠宝,趁日俄战后哈尔滨对外开放的良机,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宾馆内部富丽堂皇,在建成后的半个世纪里,它都是时尚的标志,30年代的广告里形容其“拥有最豪华的舞厅及餐厅,最现代、最舒适的客房”。到上世纪前半叶,哈尔滨共收纳了四十余个国家的侨民,他们和当地中国人一起,共同把这里建成了国际化大都市,也大大推动了城市发展。而如今,那些老建筑依然述说着不尽的回忆......

Make it Happen

*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分布广泛,比较集中的区域有道里的中央大街、东大直街和果戈理大街等。道外也有许多老建筑,但由于缺乏维护,大多残破不堪,不少已成危楼。

* 哈尔滨市内交通发达,公交车四通八达,打出租车十分方便。不过老城区道路比较狭窄,上下班或上下学高峰时也经常堵车。中央大街是步行街,以它为中轴,两侧鱼骨形分布的各条街道里隐藏着许多历史建筑,有兴趣不妨深入。

* 当地特色食品自然也离不开俄罗斯风情,秋林公司的嘎瓦斯(面包酿的啤酒)、列巴(俄式大面包)等,都独具风味。秋林“里道斯”红肠虽声名远扬。本地人却说,还是商委的红肠更为地道,后者每天限量供应,早起排队都不一定买到。除了著名的马迭尔,好吃的冷饮还有老鼎丰的雪糕冰棍,另外老鼎丰生产的糕点也很受欢迎。

* 东北名菜如德莫利炖鱼、锅包肉、杀猪菜、酸菜白肉等,在这里都能品尝到正宗的,通常情况下菜量非常大,尽量少点以免浪费。

* 冬天欣赏冰雪世界,夏日避暑太阳岛,哈尔滨旅游四季皆宜,没有明显的淡旺季,最寒冷的日子里往往人流最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