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胶州一小村建三个展览馆 旅游经济富了村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30年前的山东胶州胶北玉皇庙村还是个“土味十足”的小村庄。虽然发展到现在,村庄的规模依然仅有167户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却在最近两三年突然间“火”了起来。而让小村声名远扬的不是村里的经济又翻了几番,而是小村里的三大展览馆。
绿竹绕村庄,昔日小村变成“国家级景区”
玉皇庙村位于胶北街道办事处西北方向,距山东胶州市北外环1公里,因村东有一座玉皇大帝庙而得名,全村现有167户616人,是国家2A级景区。现如今,村内道路宽阔整洁,路边绿树成荫,两旁的建筑物立面白墙青瓦,处处透着“老胶州”风韵。最引人注意的是,大街上摆放着的40多口白底蓝花的大瓷缸,缸中栽种着的荷花、大洒锦、喜盈门、粉牡丹、艳阳天、太空莲等竞相开放。村子新建的广场上,现代化的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广场坐凳、文化休闲长廊等配置完备,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村里投资60万元对5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大街进行了硬化,沿街栽植了龙柏、黄杨等苗木。还投资了230多万元,全村统一进行了改灶改厕,铺设了雨污分流管网。而最让村民感到惬意的是环绕小村的绿树和修竹,竹廊、竹园,配上刚刚统一规划完成的白墙青瓦,透着浓浓的江南味儿。而让村民们最自豪的是村里这两年陆续建成的三座民俗博物馆。
不忘老民俗看看老物件更能珍惜新生活
去年春天建成的民俗博物馆位于村中间的一处农家院里,占地三百多平方米,古朴的青砖青瓦和四周的白墙显得古香古色、韵味十足。博物馆里模拟展示了龙山文化、三里河文化出土的场景,尤其是现场再现的制作黑陶的场景非常具有历史感。“玉皇庙村子大包干以前,靠的是烧制黑陶器皿为主,后来,大包干后,烧黑陶四处赶集成了不少村民谋生的手段。”今年49岁的村民刘锦波1995年开始从事专业制陶。2004年,他历时四年成功制出了蛋壳陶杯,成为蛋壳陶的第一传承人。现在,刘锦波成了黑陶制作传承人。
当年胶州的老城门石,是现在仅存的一块。尤其是村民们以前耕地用的犁、耙,碾稻谷用的石滚子,石磨,喂猪牛用的石槽,都让村民们感到亲切。另外,民俗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以前村民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泥盆、泥罐、装粮食用的泥缸以及装水用的瓷缸。装粮食用的斗、斛。村民程之焕说,自己奶奶以前用的纺车就收藏在这里了,奶奶九十多岁过世后,她给子女们做衣服用的纺车作为记念留了下来,听说村里征集老物件,家人二话没说就毫不犹豫地搬了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老物件,才能更好地珍惜新生活。
难舍老手艺制宣纸作年画重拾“老文化”
在玉皇庙村今年刚刚建成的传统手工工艺馆的院子里,展示着中国最传统的宣纸制作工艺。游客只要根据墙上的技术指导,经过12道工序,就能制作出宣纸,并且当场烘干后可现场作画或者写书法。明清时期,玉皇庙村就有制作宣纸的作坊,为了恢复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村里专门派人去安徽等地考察,将这项传统手艺“复活”了。宣纸的制作原料有檀皮、燎草等,檀皮的多少决定了宣纸的优劣,含量越多纸质越好。宣纸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是打浆,将原料放入打浆机经过敲打,就变成了原料块。然后,将原料块用铡刀切割成小块。再放入木桶,经过人工踩踏粉碎后,进入下一环节净浆。经过搅拌,净浆环节后就可以进行捞纸环节。
而在另一间年画制作室里,年画老人綦师傅正在埋头制年画。老人是玉皇庙村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说起自己的老手艺,老人自豪地说连大作家莫言都非常喜欢他的年画,连续好多年正月里都会来他家喝酒赏画。而现在,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村民和小学生们学习制年画,不少学生已在市里拿了大奖。
警示年轻人牢记创新才能发展的硬道理
玉皇庙村原来是远近闻名的香油村,小磨香油曾经是玉皇庙村的一张名片,东到青岛西到潍坊,南到黄岛北到平度,稍微上点岁数的老人都知道这里的的香油好。在村西头刚刚建成的传统食品工艺展馆里,有专门的老师傅在制作小磨香油,玉皇庙村的小磨香油之所以出名,最大的秘诀就是用的都是最优质的好芝麻,加上制作工艺严格按照传统,从芝麻浸泡到上锅炒制,从上磨盘研磨成芝麻酱到油水分离,每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最后出来的香油才能香气浓郁、味道纯正。
“古韵”小村将成文化旅游村
现在村子不但有三大馆,而且还有青岛地区的第一家推崇孔子儒家文化的乡村书院。书院内有孔子像,设置了学堂,定期邀请当地的老先生和国学教授来开讲,为村里的年轻人和学生们普及国学知识。如今,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们就会来到书院,高声诵读《弟子规》等国学典籍。
除了已经建成的玉皇大帝庙外,村里还有碧沟河、王母井、韩信道等一些老“景点”。前些年在对王母井清挖时,从井底出土了一尊药师佛,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尊佛是唐朝文物。根据村里的规划,下一步,将在玉皇大帝庙以北修建药师塔,以玉皇大帝庙为中心形成寺庙群。同时,规划建设村里的特色商业街,重点发展旅游餐饮和休闲娱乐业,把玉皇庙村建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