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打造科技盛宴 空气取水墙能呼吸

原标题:世园会打造科技盛宴 空气取水墙能呼吸

讲述科技故事

10天后,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正式纳客,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将在百果山下集合,为八方游客奉献上一道视觉盛宴。然而如何让赤道热带雨林、沙漠仙人掌、天山雪莲、海底巨藻共处植物馆内?如何通过声光电特效让游客领略到世界各地的江、河、山、川之美?记者探秘为读者讲述世园会的科技故事。

按照历届世园会的惯例,主题馆的设计方案和建筑工艺都是独一无二。既要让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馆独具匠心,又要让整个场馆充满青岛元素和绿色环保理念,七彩幕墙、光导系统、3D软件设计、异形铝板拼接……无论从设计还是整个场馆的建设、装修,主题馆处处渗透着高科技的影子。

亮点

1

七彩幕墙

色彩神奇变幻

站在4个巨型花瓣造型的主题馆外,幕墙上不断变幻的色彩让人感觉神奇。“你从现在这个角度看,场馆外墙上的竖型条纹是红色的,换个角度看就是另外的颜色了。”随着中建八局四公司主题馆项目部安装负责人王建军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1号馆外墙上大约两米左右便有一道红色竖条,向两边不断延伸,竖条的颜色逐渐变成了橙色、黄色等不同的色彩,然而当记者真正走到幕墙跟前时却发现,其实围绕场馆一圈的所有竖条的颜色都是红色。

“其中的奥秘就是主题馆的4个场馆都采用了折射的原理,每两片铝板之间都会有一个夹角,有的夹角小,有的夹角大,由于对太阳光的反射角度不同,竖条就显示出了不同的颜色。”王建军说,为了让主题馆外部幕墙能折射不同色彩,幕墙上所有的铝板都是经过电脑软件事先测试、设计,计算好光线的折射角度,然后根据不同的造型特别加工,最终拼接成整个场馆外墙。

亮点

2

光导系统

把太阳光“请”进室内

走进3号馆,4000平方米的大厅内正在为即将开始的花卉竞技做最后的布展准备,记者看到,馆内空间巨大,加上外墙全部采用铝板覆盖,根本看不到窗户,然而场馆内仅开着几盏灯,却依然显得格外明亮。王建军解释说,3号馆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光导照明”,同样利用折射的原理,先通过设置在屋顶处的光导罩吸收太阳光,后经反射膜,将光线投到聚光罩上,再释放给整个场馆,即使没有窗户,依然能让太阳光进入室内,解决了光线照射问题。

亮点

3

电脑模拟

就差几厘米也无法焊接

“不仅是主题馆的铝板幕墙需要特别设计,所有的钢结构框架和竞赛馆吊顶的敷设也是经过了多少次电脑模拟和现场实验,才最终安装成功的。”王建军说,主题馆为地下混凝土、地上钢结构的建筑结构类型,所有的钢结构材料都要根据设计原型,通过3D软件,做出三维效果的模型后,再对照模型铸造框架所需的钢材,这些钢结构很多都是形态各异,一些特殊部位的弯曲角度各不相同,必须完全根据电脑软件设计出来的样子加工,有时两根钢柱对接位置稍有偏差,哪怕是几厘米的错位,也无法完成焊接。

花卉竞技馆内,王建军指着一层大厅顶棚位置的波浪形吊顶说,就是这处吊顶着实花了大家不少的精力。“主题馆在半山腰,每个馆的外观又需要做成月季花瓣的样式,因此吊顶要做的让人感觉没有坡度感,就必须通过特殊处理。”王建军说。

亮点

4

声光电技术

冲击游客视觉感官

主题馆展馆采用最先进的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视频等技术,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表现“将大自然请回庭院,让我们的家园成为宇宙的花园”的主题,各种声光电的技术渲染效果,不断地冲击游客的视觉和感官。

首先在1号馆的入门大厅处,满墙的“鲜花”格外吸引人的眼球,蓝、绿、红、紫多色的灯光交织连成了一张五彩斑斓的彩屏,洒在满屋的墙壁上,屋顶上朵朵造型各异的灯饰和各种海生物的造型,在灯光的映射下,也仿佛在浩瀚的海洋中缓缓游动。在大厅与二层之间的连廊处没有设置任何灯光,二三十米的通道内仿佛一段海底世界,头顶是玻璃丝发光管拉成的海豚、海鸥,活灵活现;脚下的LED大屏幕上则是各种色彩斑斓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怎么样,像不像‘捕鱼达人’游戏里的画面。”王建军开着玩笑说,这段长廊的设计就是为了展示岛城的海边文化。

要说场馆里声光电效果最为精彩的当属2号馆内的环形影院。记者看到,整个环形影院内部造型为一个圆球,除屋顶位置设置了投影仪、电缆桥架等设施外,其余墙面都被涂成了白色,“白色的墙面实际就是一面立体的屏幕,屋顶的投影仪将画面投到白墙上,游客就好像置身于整个画面中。”王建军说,由于要在整个碗幕上投影出完整的影片,因此碗幕共投入了28台投影仪,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确保投影能够在碗幕上无缝衔接。在王建军的帮助下,记者提前感受了一下环形影院的美丽,一会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一会是细水长流的小溪,一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一会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整个银幕上不断变换着山水江河的画面,整个人仿佛都身处其中。

900天“种”出“月季花”

在主题馆内,一名个头不高、戴着安全帽,不断指挥工人施工安装的中年男子叫王建军,他是中建八局四公司主题馆项目部安装负责人,戴着眼镜、略带南方口音,脸色黝黑。王建军告诉记者,自从接到主题馆建设任务,他就来到了百果山下的这块空地,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都在工地上泡着,春节期间也只在家呆了几天。主题馆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月季花,即将迎来最美丽的时刻,而王建军亲历了这朵“月季花”从播种到绽放的900天。(本版撰稿记者于顺摄影记者王建亮)

空气取水墙能呼吸青岛园玻璃幕墙能随光线、温度等自动开启或闭合

作为世园会的东道主,在打造青岛园时,青岛的设计人员采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空气取水、呼吸墙体等园艺与科技的手段,塑造了一个生态节约、富有生命力的展园,既形象地契合了“让生活走进自然”的展会主题,又体现了本届世园会“花开青岛”的寓意。

亮点1 游览线路利用地形高差打造游览线

青岛园位于天水路南侧中华园中部,北邻齐鲁广场,南与淄博园相邻,中华园主园路以西,总面积1891平方米,位置优越,设计以绽放的花朵为主题,作为中心景观点,通过绽放的花朵展现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活力、浪漫、包容、进取的城市精神。青岛展园的外观设计是轻盈流动的螺旋型主体构筑物,宛如待放花蕾,周围层层起伏的植被犹如紫色花海,盘旋而上的“波螺油子”是老青岛独特的城市痕迹。

“我们在设计游览路线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高差形成地下和地上两大景观体系,通过一条连续的曲线游览路线来串联各个景观空间,随着地形起伏蜿蜒流转,游人行走其间步移景异,流畅动感,丰富了游人的游览体验。考虑到园区无障碍通行,全园采用通畅坡道,在完善交通系统的同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徐国栋说。

亮点2 幻影成像亦真亦幻的视觉冲击

“青岛园的科技含量很高,大家请抬头看,展园中心主题景观是一座以盛开的花朵为造型的阳光花房,高约8米,风格现代柔美自然,是园区的标志性景点,也是观众登高远眺的观景场所,阳光花房有地上真实花房和地下虚拟花房两部分。”进入青岛展园,就听到讲解员的专业讲解,游客们纷纷驻足倾听。“地上真实花房就是大家亲眼所见的这片美丽的花海,而虚拟花房还要大家慢慢感受。”讲解员继续介绍,首先是地上部分,利用四周墙体营造智能互动系统,通过墙面互动系统,观众可以用身体动作操控画面,与画面里的虚拟景物互动交流,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通过二维码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花朵带回家。

此外,设计师还利用主题构筑物地下旋转坡道形成椭圆形空间,构建了一个小型剧场,采用360°幻影成像技术,依据花朵的绽放过程策划成一个以“花·城市·生活”为主题的故事,营造出亦真亦幻、震撼唯美的艺术视觉效果,带给游客全方位的感官冲击。

亮点3 空气热循环玻璃可自动开启闭合

整个园区可以说是一个“科技的生命体”,空气取水、垂直绿化、幻影成像技术、风光互补发电、光伏玻璃、可开启式玻璃幕墙、雾森系统、地源热泵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引领低碳、环保、自然的生活潮流。

设计师徐国栋介绍说:“青岛园以绽放的花朵为主题,在每个花瓣上有7片可以开启的玻璃百叶,玻璃百叶控制的就是一个小型气象站,这个气象站根据室外的温度、室内的温度,实行自动开关,来保证整个建筑立面的恒温或者恒湿,既能让游客在馆内游览时感觉舒适,而且还能给馆内的植物提供一个较为适中的温度。”根据测验,26℃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温度,目前工程人员将温度设定在26℃,一旦超过该温度,21片可开启的玻璃将自动开启,一旦低于此温度或外面下雨,玻璃将自动闭合。“我们把它称作‘生态呼吸墙体’,利用空气热循环技术,整个玻璃墙体随光线、温度、风、季节能按程序模式鱼鳞状开启或闭合。”徐国栋形象地阐述这项先进技术。

“这项技术是很先进的,但施工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些特殊的玻璃不是平面的,而且有15度的倾斜角,安装起来非常困难,我们与结构学方面专家研究很久才最终拿出施工方案。”徐国栋说。

亮点4 空气取水通过风能收集水浇灌

展园还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空气取水等自然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基本可以保证园区用电、用水的平衡,力求营造节能型园林。“说起‘空气取水’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园区外部空间设置上安装空气收水装置,通过风能、太阳能的自然能源发电带动装置完成空气取水系统。目前我们通过三台风能发电机,将空气中的水汽收集起来,在青岛展园安装了四个取水器,每天能收集200升水,用于灌溉花草。”徐国栋介绍说。

亮点5 雾森系统“雾的森林”降温节能

“雾森系统”指的是以自然的发生方式,通过高压系统,促进水的运动,再通过高压作用,使带电的微小水滴分裂为表层带负电、内层带正电,带负电的水滴表层和空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结合,即形成负离子;较重的水滴内层则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因而可以在空气中获得大量的负离子,形成颇似自然雾气的白色水雾,犹如“雾的森林”。徐国栋指出:“雾森系统在青岛园室外植物景观的营造中,既有利于花卉植物的成活又起到室外降温的作用,营造浪漫清凉的室外环境。在室内运用上,辅助多媒体幻影成像技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营造多维立体感受。在主建筑外立面上均匀布满喷雾点,开启时,整个建筑呈现一团云雾效果,起到降温、节能、环保的作用。”

此外,青岛园还利用地下8米深土层的恒温效应,将空气导流通过地下空间,达到“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效果,并利用屋顶绿化,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倡低碳环保的理念。(本版撰稿记者孙静芳摄影记者王建亮)

[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