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长江大桥因年岁太短落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中新网南京5月7日电“南京长江大桥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下文略为国保)是迟早的事。”今天,南京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曾跟他们这么打过“保票”,只是此次国保评选中,相较于“年资”较长的武汉长江大桥,年逾45岁的南京长江大桥稍微“年轻”了些。
5月3日,由国务院印发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56岁的武汉长江大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一直呼声颇高、势在必得的南京长江大桥意外落选,让不少民众颇感遗憾和不解,引来网上对于两座长江大桥到底谁比较有价值的争辩。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多年来,屹立于长江下游,与首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遥相辉映。不仅成为南京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是横跨长江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曾经有幸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原上海铁路局桥梁工程师吴老先生颇为感慨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大桥上小到一颗钉子,大到公路铁路承重的数据都是我们技术人员自己订制的,虽然有苏联人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作示范,不过苏联人并没有留下任何技术指导,全是当时年轻的中国工程师‘偷学’加自学来的。从此以后,才有长江上一座座大桥的建成,南京长江大桥对于中国桥梁史来说意义重大,没有入选很可惜。”
45年过去,这座中国桥梁技术的“试水之作”依然承担着横跨长江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它经历了中国铁路的六次大提速,铁路桥列车运行速度已提升至140公里/小时,目前日通过大桥客货列车达200多对;此外,桥面公路所承载的日通车流量也达8万辆左右,远超当年1万辆的设计能力。
此次落选国家文保单位,南京文物局文保处负责人丁处长甚感意外,他说,在2009年,国家文物局专家来南京考察时,就认为南京长江大桥是20世纪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因此被列入申报第七批“国保”增补名单,并且一直呼声很高,不料竟未成功。
也有专家认为,南京长江大桥此次落选国保,甚至到现在都不是南京市文保单位,主要原因在于其仍然是隶属于铁路部门管辖,每天承担着超负荷的通车压力。若入选文保单位,将面临降低通车量来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问题,意味着要扎紧从北至南的主要通道。权宜之下,管理部门当然不愿意把重要的交通枢纽变成“博物馆”里的“摆设”。
不过,据记者了解,南京市为了改变长江大桥在该市交通网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多年来已先后架设3条过江通道;至2015年底,该市还将再新建7条跨江通道,以降低长江大桥通车压力。同时,自今年5月1日起,该市10座以上客车将全天禁止从长江大桥通行。相信终有一天,南京长江大桥能够从满负荷运载的“岗位”上“退休”,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件独特的“文物”。